這本書光是能請到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來寫推薦序,就知道非常有看頭了,更別說一堆台灣知名人士的聯名推薦。再忙,也得要配上一杯咖啡,好好享受這襲捲新創企業的超級思維。
先簡單的說明一下OKR,他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的縮寫,Objectives指的是你希望完成的事,而Key Results則是達成的方法,雖然本書皆以企業角度切入,說明OKR如何幫助一間企業成長並且不斷突破目標,但其實就OKR的精神來說,我倒認為,是因為個人的OKR執行得宜,才能使得整體的OKR更加具有威力。
在大學之中有云:「修身、齊家、治國而後平天下。」同樣也是以個人為出發,至於如何從個人做好每一件事情,現今已經有許多書籍和研究,都提出了很多精闢且明確的做法,找一本適合自己的方式(我自己是蠻喜歡PDCA的方式),堅持執行下去即可。OKR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能夠把個人與整體的目標做緊密的結合,如果個人能夠完成OKR,那麼整體的OKR也將完成。雖然在本書中有提到,如果整個群體無法認同OKR,並且同時執行這方法,那麼將失去其效用。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固有企業文化很困難,但是,我們可以從自己改變起,把自己視為一個企業,同樣也能為自己量身打造OKR,並不斷激發潛能。
至於該怎麼做好OKR,又OKR對於自己帶來什麼效益呢?就讓我們用兩段文字來解釋
什麼是一個好的OKR?
一個好的OKR要掌握三個原則:
- 目標要有時間的限制
- 目標要具有可衡量的指標
- 目標要有挑戰性,但至少具備有50%的初始信心
有明確的時間我們才能夠回推在每一個階段是否有進度落後的問題,也才能夠即時的提出反映給組織,不管是尋求協助或是開會討論繼續下去的可行性。而可衡量的指標之精神在於,如果我沒辦法定義我做這件事情的效果,那麼我又要如何確保我有在正確的軌道上呢?例如設定每季的完成百分比達30%、又或是每個月的點擊率必須成長10%。最後,我們得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增加一些難度,OKR的設定是要幫助我們提升個人的能力以至於組織的績效,如果設定一個輕鬆就能達到的目標,那個人和組織都不會有成長,50%是一個合理且具有挑戰的數值。
OKR的精神在於給自己創造的機會
一個組織中,用來評定自己工作成效的時刻,往往是年底的績效考評,而績效考評則來自於一些數字的呈現,因此很容易出現一些盲點,例如:簡單的工作內容,自然可以獲得較高的完成度、甚至幾乎不會犯錯。如果僅以完成度或是達成與否來評定,會使得每一個夥伴挑選簡單且安全的工作內容,當沒有人願意冒險犯難時,是組織衰敗的緊訊。OKR鼓勵挑戰,只要設定的目標與公司的目標相同,我們至少有50%需要嘗試自己過去不熟悉的事物,當自己的工作內容變得具有創造性,工作也許就變成樂在其中的一件事了
後記
這本書利用許多公司的案例來說明執行OKR的所會遭遇的問題,是非常實務的一本工具書,我特別喜歡附錄的部分,全面性的整理了OKR的許多關鍵細節和方法,畢竟使用OKR不會一次就成功,還是得要不斷試錯、逐步改善,但只要起步了,離目標就更進一步了,對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