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說過:「一日生活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意思是說,人一天的生活所需,是由許多人的協助與幫忙下才能完成的。在非外在因素的情況下,我想人是無法離群索居的,我們許多時刻會需要別人的幫忙,當然,我們也需要幫助別人。

這本書不只告訴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尋求幫忙,還揭露了更多關於我們心理層面的分析。看完這本書,我學到的其實不僅僅是技巧性的開口求助方式,更多的是對自己心理層面的了解。書中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心理分析(尤其是認知失調以及歸因偏差這兩個我特別喜歡),讓我們可以反覆思考,每一次求助於他人時,每次表達感謝時,我們,做的夠好、夠正確嗎?

另外這本書中提到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除了是讓別人幫助我們的關鍵因素外,我們還可以推及至如何持續的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而與內在動機不同的外在動機往往都是暫時性的,像是威脅、利誘,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效果,但是很容易失去續航力,反觀內在動機(簡單說就是我們的發自內心的想法),卻是具有緩慢且持久的特性。我們尋求的,應該是人與人之間長久穩固的互助關係,而不是數次的平等互惠的交易模式,正如同我們追求人生的目標,應該是穩定前行,而不是妄想一蹴可及。

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曾受過許多人的幫助,我們就更應該去幫助別人,然後好好感謝幫助我們的人。尋求別人的幫助是為了與幫助你的人共同創造更好的價值,學會表達感謝,學會好好拜託,然後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Yeh 的頭像
    Eric Yeh

    Eric Yeh的人生塗鴉板

    Eric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