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翻了的一個禮拜,並沒有因為連假變得比較輕鬆。反倒是一路火力全開到了禮拜五。昨天外出遊完,有夠陽光,今天的早上特地五點爬起,就是想要閱讀一本書籍,讓自己忙碌的腦袋轉換一下思維。
我挑了我書架上的這本—故事力。老實說,兩位作者我都認識,但是他們都不認識我。我會認識他們是因為在某次的課程中,我看了不少他們精采的演說影片,也偷偷的向朱為民醫師學了拿道具的手法,向余懷璟老師學習了金句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學習兩個人對於傳遞想法的熱忱與堅持。
#誰都愛聽故事
我還沒見過不愛聽故事的人,也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是從故事中學習。在連講話都還不會的時後,錄音帶每天都播放著不同的小故事,接下來可能是故事繪本,再來可能是卡通等等。我們聽完故事後,總是很容易的把自己投射在故事中,成為故事的某一個角色,甚至學習角色的動作,說話的語氣,最瘋狂的連外型的都來個cosplay。
#故事教會我打躲避球
我國小時候特別熱中「鬥球兒彈平」,故事描述的是一個躲避球征服全國的內容。彈平他的金句就是「從手指間放出火焰」,崇拜至極的我,當然也在我的躲避球畫上了火焰的標誌(好了……老人就講古到這裡)。可是我國小的躲避球打的有夠爛,個子小又沒力氣,總是很快就被擊中出場,但是彈平給了我很大的鬥志,因為他個子也是球隊裡最小的那一個,我心裡想著我也要跟他一樣,我那時後力氣很小,攻擊力不高,但是我反應和跑步很快,所以只要我不接球,我可以一直閃躲,我會躲在容易被擊中的隊員附近,只要他被擊中身體,在球還沒落地的時候,我會用盡所有可能去接住那顆球,仆街吃一臉的土是常有的事情,不過也因為如此,我常救下許多本來要出局的對友,救下來的球,就交給班上最強的攻擊手,一但他讓對方出局,一來一往下,我們等於獲得了兩分。我沒有因為個子嬌小就放棄,是因為故事中的主角就是我的投影對象,那時後的念頭很單純,彈平做得到,我也做得到。
#好好運用故事讓故事被你運用
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很容易被故事影響的人,那家裡應該也會有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我絕對不會承認我還擁有四驅車的假掰工具箱),我們之所以容易被故事影響,最大的原因在於故事傳達給我們信念時,是有畫面、有聲音、有觸感的,越強的感官刺激,越容易讓我們能夠深刻的體會。所以說,如果我們反過來要講述一些想法或是信念給觀眾,故事當然就會是我們最好的武器。書中兩位作者將說故事的方法分為五大章節做介紹,分別是:
一、 故事主題
二、 故事結構
三、 故事畫面
四、 故事吸引
五、 故事實戰
每一篇都是作者實際操作的回饋與記錄,這麼多的技巧,我們不見得每一個都要用上,但是卻可以因為學習了這些技巧,更能游刃有餘的應付每一種不同的場合,至於你問我,說故事的能力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我覺得這答案倒不如反向思考一下:
用我們一般的說話方式,顧客有比較喜歡聽你說嗎?
用我們一般的說話方式,老闆有比較有耐性聽你講完嗎?
用我們一般的說話方式,孩子有比較容易跟你溝通嗎?
用我們一般的說話方式,你是個讓人願意信服的人嗎?
如果一般的說話方式,上面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也許可以看看這本書,下一次站上台時,絕對會讓人充滿驚奇、誇目相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