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最後一個周末,讀書心得也來到第30本了,其實我很少看過簡體書,我的第一本簡體書,是CMOS Circuit Design, Layout and Simulation(不是我認真,是因為英文不夠好),而且還是念研究所時期買的,這次若不是因為訂閱了大大讀書,運氣爆棚的獲得贈書,也不會有機會閱讀到這位在中國創立樊登讀書,截至目前已經擁有1400萬收費會員,每天擁有將近5000名新增會員的創業者所寫的書。
書名是低風險創業,我想重點自然在於「低風險」這件事情上面,先撇開創業不談,我一直認為風險控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這觀念幾乎是用於各種情境,風險與報酬絕對不是平衡的,甚至我們可以說,若是在投資上維持1:1的風險報酬比,那也只表示長時間平均下來,不會有資產增加的可能性,更不用說在短時間內,很有可能會因為黑天鵝事件,讓投資付諸東流。
#低風險高報酬存在嗎?
那麼低風險高報酬是一件可能發生的事情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有風險分散的觀念,那麼就能夠將成本壓低,獲得更好的風險報酬比,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們想要創業,為了專心投入創業,把原本的工作給辭了,無疑就是暴露在一個風險極高,報酬不明確的情況。但換個方式,如果我創業的項目與工作的內容是有關連性的,例如我是一個餐廳服務生,在我服務的餐廳中,我仔細的觀察客人需求、抱怨的問題、內部營運的方式,然後根據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後,在保有工作的情況下,嘗試提出最小可行的方式,先丟到市場上看看反應如何?慢慢地逐步修正後,等到收益穩定再移動重心。在保有原本工作的薪資下,小量逐步的嘗試新方法,這就是一個降低風險的案例。雖然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執行上可能還是會有時間分配、工作績效影響或是勞工法規等等的問題,這一塊都可以是為自己的成本,因此,能不能夠做一件事,卻有兩個甚至三個地方能夠獲益,就是我們創業前最重要的課題了。簡單來說,找出一魚兩吃甚至三吃四吃的方法,只買一條魚,賣出四道菜。
#低風險創業的流程
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低風險創業的流程給讀者參考
一、 找到痛點
痛點如果越有「足夠巨大」且「有破壞現有商業結構」的特性,表示我們將要承擔的風險會越來越低。痛點可以從抱怨→觀察→體驗→抱怨的這個迴圈來尋找,尋找人們抱怨的事情,觀察人們的行為,假設自己作為顧客會有什麼體驗的方式去思考。
二、 找到解決方法
解決方法大致上有六種,分別是資源、科技、運營能力、口碑、價格和用戶。從這六種分類,可以尋找最適合面對痛點的解決方式,能更應用越多的解決方法,越能夠降低風險。資源大抵上指的就是人脈、資金的豐沛程度這類的先天優勢。科技則是常見的進入障礙,例如蔡司的鏡片技術、google的搜尋技術等等。運營能力則是商業模式。口碑則是將產品不斷打磨,給消費者好的體驗。價格則是市場的選擇問題,一般而言,低端不太適合初期資源不足的創業者,一旦對手利用價格競爭,很容易陣亡。高端在品牌和口碑沒建立前則不易切入,中端市場會是一個很好的起始點。最後用戶則是常見的紛絲經濟,建立起口碑行銷或是MGM(Member Get Member)的關鍵,養成100願意為你產品瘋狂的粉絲,比起一萬的按讚的路人有用許多。
三、 可行性驗證
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帶來的體驗。就像我們去特力屋買電鑽,不是因為我們需要電鑽,而是需要電鑽鑽出來牆上的那個洞,甚至,鑽出洞之後掛上一幅全家福,讓家庭溫暖的幸福感。因此,產品適不適合消費者不是「問」出來的,丟到市場上「賣」就知道了,千萬不要在還沒經過驗證階段就大量推出任何服務或是產品,是降低創業風險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四、 反脆弱的商業結構
簡單來說,就是當黑天鵝事件發生時,我們還能存活下去。為了做到這件事情,我們初期最好能夠往「成本損失有限,而獲利無限」的概念去思考商業模式或是創業標的,舉例來說,常見的線上影音課程,只需要錄製一次,就能夠過不斷的會員付費獲得收益。成本只有一次性的錄製費用、講師費用,但獲利可以透過會員不斷的增加而不斷產生收益。雖然其背後還有很複雜的商業模式,但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一個成本有限而獲益無限的案例。反觀若是傳統的線下課程,當講師生病無法出席,或是不想再繼續授課,那就無法再進行收費了,我們又得繼續投入成本尋找其他講師資源。
如果從創業的本質來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做,在工作上的產出,不都是一個產品嗎?只是這產品大多數的顧客是老闆或是少數的客戶,如果可以從日常中觀察老闆的喜好或是他背後的需求,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業訓練,低風險創業的模式更適用於現今變遷快速的社會,利用現有工作的保護傘,養成靈活和危機處理的能力,不管是不是需要獨立創業或是帶職創業,都是能夠變現的一個思維能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