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272ED-450E-43D1-B055-19E26F512439

 

作者Tina擁有神經科學博士的學位,除了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外,他同時也是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STVP)的執行長。在一個世界人才匯集的名校中,他是如何讓創新、創業的精神,融入這些優秀人才的DNA中?就讓這本書來帶我們一探究竟吧!

 

從課堂的小作業開始

Tina曾在課堂上給了學生一個作業:「這裡有個信封,裡面有五美元,兩個禮拜後我們要各組上台報告,如何使用5美元以及兩個小時的時間,賺取最多的利潤呢?」許多學生在這項作業發揮了無比的創意,不管現在的你是怎麼思考的,但是我可以告訴你,賺取最多利潤的那幾個組別,甚至連五美元的成本都沒有花掉。

如果我們把5美元的框架限制住,那麼我們就只能不斷的思考「五美元」能做些什麼?而忘記了「我們」能做些什麼。

獲得利潤最高的組別,他們得到了六百五十美元的利潤,他的做的事情是,他們把上台報告的時間,賣給了一個一直想到校園徵才的廠商,讓他們製作廣告可以在報告時間撥放。雖然這只是一個課堂的作業,但是卻是如此的真實,只要我們能夠訓練創新的思維,那麼,價值將會由我們重新定義。

 

擁抱問題,探索可能性

「如果我們能夠清楚的界定問題,那麼合理的答案將會自然而然地浮現」。面對問題時,我們有時會過於直覺的反應,而忘記仔細的思考問題背後的問題。這個在QBQ一書中也曾仔細地探討過,有時候其實問題的解答,就在於我們更加仔細地探究問題,創新的思維也在此浮現。如果每個人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都相同,那麼就不會有進步了,如果我們都相信每個問題的解答都相同,那麼也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性出現了。多嘗試去問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如果這麼做會怎麼樣?把自己當作個好奇的孩子,盡量提出疑問和想法。如果你還記得「BCG頂尖顧問教你轉型思考術」中提出的創新五步驟,探索可能性,就是創新最初的一步。

 

你的習以為常是我的靈光一現

史丹佛當年工學院和醫學院中間隔著一大塊空地遙遙相望著,醫學院的教授和學生不斷想利用更好的科技來改善病人的照顧,工學院的教授和學生則不斷尋找值得矚目的新問題。沒錯,當年史丹佛並沒有讓工學院和醫學院有交流的機會。直到約克史丹佛醫療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主持人出面讓兩邊人才有機會坐下來一起思考,初期非常的辛苦,你可以想像兩邊的專家都用著自己的專業語言進行溝通,工作的邏輯也截然不同,但是幾年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個看似無法溝通合作的兩個領域,漸漸地找出共同點和默契,在BioX的計畫下,成立了許多跨領語的合作,外加一棟豎立在工學院和醫學院之間的新大樓。當不同領域的碰撞,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時,往往就是解答的關鍵,對於我們個人,也要把自己的習以為常丟掉,戴上不同領域的思考帽來看待問題,也許要轉換思維沒這麼容易,那麼就多結交不同領域的朋友吧,多多聚會閒聊,哪天他苦惱的問題,說不定就是你技能發揮最好的領域。

 

跳脫舒適圈,勇於接受失敗

「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人是等著別人准許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另一種人則是發許可證給自己。」

其實失敗和成功的比例是相當的,這意味著,我們想要獲得更多的成功,就得嘗試更多的失敗。如果我們不跳脫舒適圈,總是做著我們游刃有餘的事情,那麼創新的能力就被扼殺了,跳脫舒適圈代表著,我們會痛苦、我們會不自在、我們會感受到壓力,然而,痛苦、不自在或是壓力其實都是創新最好的養分,想想看我們小時候總是得不斷地摔倒才學會騎單車,總是得嗆到幾口水才學會游泳,但每摔倒一次、每多嗆一口水,我們就更熟練了這項技能。創新亦是如此,創新的思維需要我們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失敗。別害怕失敗,因為每一次的失敗都代表著「更成功的失敗」

 

如果我不再20歲了怎麼辦?

別害怕。因為我也不是20歲了()。創新的思維不再於多早了解,而在於是否動身實踐,就算我們到了30歲、40歲甚至50歲,我們都還是可以告訴自己下面四件事,從這四件事出發,讓我們擁有創新的思維,改變我們的人生。這四件事分別是:

  1. 開放式的創造性思考
  2. 自己決定看待世界的方式
  3. 失敗是學習必經的過程
  4. 「不確定」激發出各種機會

 

我們的人生,到處充滿著不確定性。別忘了,就是因為不確定,我們的人生才顯得有趣,試想如果你都知道下一個轉角將會遇到一個老同學,你又如何會有驚喜感?因為不確定性,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用創新思維去面對,不確定性都是每個「確定」的機會點。

 

後記:

這是我閱讀的第三本創新書籍,前面書籍依序是「創新的用途理論」、「BCG頂尖顧問教你轉型思考術」,我發現,創新的思維幾乎都是相通的,從懷疑自己的框架嘗試各種可能性不斷的擴散與收斂思考接受失敗並改善。我了解,環境也許不容許我們瞬間有太大的改變,但至少我們可以從改變自己的思維做起,我們習以為常的薪資架構、生活模式,也許都會有改變的一天。在那天來臨之前,先鍛鍊我們的心智大腦,屬於我們的機會來臨時,在當那隻第一支起飛的鴻鵠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Yeh 的頭像
    Eric Yeh

    Eric Yeh的人生塗鴉板

    Eric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